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正当防卫中的理、法、情——第一期影响力案件研讨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8-09-13  作者:  新闻来源:中国犯罪学学会秘书处  【字号: | |

  为精确把握新时代犯罪现象和特点,深入剖析犯罪产生的背景原因,科学提炼犯罪发生的趋势规律,全面总结犯罪防控和被害预防的对策,进一步提升中国犯罪学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在新时代输出更高质量的犯罪学公共产品,中国犯罪学学会与国家检察官学院决定共同主办影响力案件研讨会。912日上午,由《中国检察官》杂志社承办的·系列沙龙之第一期影响力案件研讨会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大检察官赠书室成功举办,本次研讨聚焦于欢案”“昆山案,以正当防卫中的天理、国法、人情为主题,学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刑法学专家与相关案件的办案检察官共同研讨。

 

 

  中国犯罪学学会会长、国家检察官学院院长黄河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是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及时聚焦和跟进影响力案件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对典型案件的学术研讨,发挥“充分研究一类、积极影响一片”检察智库功能,为司法实务提供双赢、多赢、共赢的参考范本,有效发挥司法政策的导向作用,围绕“聊城于欢案”“昆山于海明案”等法律热点问题,精心组织理论大家与实务专家进行全方位、互动式交流。黄河指出,通过这两件影响力案件的深度研讨,对“正当防卫”的立法目的、规范内涵、规则运用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流和学术辩论,将有助于形成理论和实务共识,有助于激活正当防卫条款适用,有助于实现情理法交融,更好地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黄河强调,研讨要“发现真问题”“进行真探讨”“寻求真方法”“总结真规律”,学院和学会期待把影响力案件研讨会变成影响力研讨会,为法治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研讨开始,来自山东、江苏的承办检察官分别介绍了于欢案、于海明案办理过程中的取证、法律适用等相关问题,并就有关实务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周光权,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曲新久,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卢建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梁根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黄京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冯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车浩等嘉宾以办案检察官所提及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作为切入点,围绕《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立法沿革、立法原意、一般防卫中的“正在进行”“不法侵害”“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无限防卫中的“行凶”“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而激烈地讨论,并与在场的检察官、学院教师、受训学员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犯罪学学会会员、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师、受训学员共计40余人参加了研讨。

友情链接:
 
中国犯罪学学会 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