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刊要览
犯罪学理论手册
时间:2019-04-18  作者:  新闻来源:中国犯罪学学会  【字号: | |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犯罪与矫正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吴宗宪教授主译的《犯罪学理论手册》一书近日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张苏军副会长担任主任委员的编译委员会主持翻译的犯罪学与刑事司法手册》译丛中的一种,编译委员会成员包括赵秉志、卞建林、胡明朗、郭建安、吴宗宪、刘建宏、黄闽和伍彪。全书80余万字,760多页;正文28章,正文前有作者简介,正文后有索引和译后记。

    英文版原书的主编是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的阿什贝尔·史密斯犯罪学讲座教授(Ashbel Smith Professor of Criminology)亚历克斯·皮盖惹(Alex R. Piquero),原作者是美、英、澳等国的众多犯罪学家和犯罪学研究者,其中包括著名犯罪学家罗伯特·阿格纽(Robert Agnew)、罗纳德·艾克斯(Ronald L. Akers)、戴维·法林顿(David P. Farrington)、马库斯·费尔森(Marcus Felson)、艾德里安·雷恩(Adrian Raine)、珀-奥洛夫·威克斯特龙(Per-Olof H. Wikstr?m)等。

    译者是吴宗宪教授和他指导的研究生,包括吴思诗(北师大刑科院毕业的法学硕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威(北师大刑科院毕业的法学博士、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刘思(北师大刑科院毕业的法学硕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北师大刑科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王辉(北师大刑科院毕业的法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讲师)、张崇脉(北师大刑科院毕业的法学博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李岚林(北师大刑科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讲师)和张雍锭(北师大刑科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本书是国际社会犯罪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之一,全面展示了近年来犯罪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众多新的方法、观点和学说,从中可以看出国际社会犯罪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内容和发展趋势。

 

    本书简要目录如下:  

   编著者简介

    1章 绪论:理论与当代犯罪学

        第一节 理论科学

        第二节 犯罪学领域的其他哲学中的理论

        第三节 概要

        参考文献

    2章 犯罪的相关因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性别

        第三节 年龄

        第四节 种族

        第五节 气质

        第六节 人格

        第七节 自我控制或者自我调节

        第八节 家庭因素或者养育因素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文献

    3章 犯罪学中的理论检验

        第一节 检验犯罪学理论的指导方针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4章 威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制裁威胁感知对犯罪的影响

        第三节 威慑与警察

        第四节 威慑与监禁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5章 当代生物社会犯罪学:对20002012年文献的系统评论

        第一节 什么是生物社会犯罪学

        第二节 文献搜索过程和选入标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讨论

        参考文献

    6章 关于青少年冒险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展观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是正常的吗?

        第三节 青少年为什么进行犯罪?

        第四节 青少年犯罪是否因犯罪而受到不同的对待?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7章 社会解组理论的最大挑战:社会解组社区的结构性特征与犯罪的连接

        第一节 社会解组理论

        第二节 社会解组理论的最大挑战

        第三节 有前途的理论发展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8章 日常活动、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聚会

        第一节 青少年会聚的重要性分析

        第二节 青少年聚集场所稳定吗?

        第三节 回顾:从历史背景中看日常活动理论的新颖性

        第四节 从强调社会学调查到聚焦情境分析的演进

        第五节 剖析:完善犯罪分析三角形模式

        第六节 展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趋势

        第七节 决策者应当优先考虑无监督型环境

        第八节 作为少年犯罪通道和转换空间的聚集场所

        第九节 提出青少年日常活动的十项原则和八个监督等级标准

        第十节 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9章 环境犯罪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环境犯罪学的历史和概念基础

        第三节 环境犯罪学的主要观点

        第四节 理论的实践应用

        第五节 批评、争论和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10章 犯罪和少年犯罪的控制理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什么是犯罪的控制理论

        第三节 理论基础:控制理论的假设

        第四节 控制的来源

        第五节 解释的层次:宏观层次、微观层次和多层次的控制理论

        第六节 考虑时间因素:生命过程理论和发展理论

        第七节 控制理论的挑战和机会

        第八节 结论

        参考文献

    11章 紧张、经济地位与犯罪

        第一节 经济地位与犯罪

        第二节 经典紧张理论概述

        第三节 一般紧张理论概述

        第四节 经济地位对紧张的影响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12章 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理论起源

        第三节 核心理论要素

        第四节 超级分析视角的经验性支持

        第五节 跨文化检验

      第六节 社会结构型社会学习:一种跨层次理论模型

        第七节 结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3章 文化过程、社会秩序与犯罪学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化与越轨行为:早期观点

        第三节 文化过程与越轨行为:近期发展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14章 贴标签理论: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贴标签的出现

        第三节  兴趣尚存

        第四节  现在与未来展望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文献

    15章 女权主义理论

       第一节 概述:女权主义犯罪理论的识别、应用和进展

       第二节 女权主义理论的第一项贡献:认识压迫的交集

       第三节 女权主义理论的第二项贡献:女权主义道路理论

       第四节 女权主义理论的第三项贡献:男性气质的作用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16章 批判犯罪学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理论的角色

        第三节 主流犯罪学理论和批判犯罪学理论

        第四节 批判犯罪学

        参考文献

        建议读物

    17章 整合犯罪学理论

        第一节 整合犯罪学理论

        第二节 理论整合的类型

        第三节 理论整合的争论

        第四节 犯罪行为整合理论的实例

        第五节 理论整合的未来

        参考文献

    18章 犯罪的发展与生命过程理论

        第一节 发展与生命过程的起源

        第二节 相互矛盾的观点

        第三节 主要的发展与生命过程理论

        第四节 发展与生命过程犯罪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第五节 总结

        参考文献

    19章 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生物社会基础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遗传学

        第三节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神经心理学

        第五节 心理生理学-自主神经系统

        第六节 激素

        第七节 结论

        参考文献

    20章 从理论到政策再回到理论

        第一节 从理论到政策

        第二节 理论的具体应用

        第三节 关于犯罪学中政策与理论的未来的结论

        参考文献

    21章 犯罪学家如何解读对犯罪的统计解释?——对已发表研究中定量建模的述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可解释变异及其对评估多变量建模的重要性

        第三节 研究

第四节 结果:犯罪学家如何使用R2

        第五节 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22章 情境理论:互动与行动机制在犯罪解释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 模糊的情境概念:将直接环境与情境混为一谈

        第二节 日常活动理论:错失了机会吗?

        第三节 理性选择理论:是一种很好的理论吗?

        第四节 情境行动理论: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吗?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23章 宏观层次理论:犯罪学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共同之处和不同特点

        第三节 整理和评价宏观层次犯罪理论

        第四节 结论性思考

        参考文献

    24章 关于犯罪学理论的国际化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一节 紧张理论

        第二节 控制理论

        第三节 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节 其他理论

        第五节 结论:跨国研究和犯罪学理论进展

        参考文献

    25章 定性犯罪学对理论的贡献

第一节 什么是定性犯罪学?

        第二节 定性犯罪学的遗产

        第三节 定性方法的发展

        第四节 理论的发展与趋势

        第五节 定性犯罪学的主要研究结果

        第六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相关机构
中央政法委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公安部
司法部
中国法学会
国家法官学院
中国法学创新网
法学院校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新疆警察学院
清华大学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
新闻媒体
正义网
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