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刊要览
罪犯改造论
时间:2019-10-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北京师范大学吴宗宪教授的专著《罪犯改造论——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第二版),已于2019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作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犯罪与矫正研究所所长,社区矫正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讲师,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研究员和监狱学研究室主任。

  本书是吴宗宪教授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书中的内容体现了作者在这个领域中长期思考与研究的结果。本书第一版作为《京师刑事法学博士文库》的第一种,20078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罪犯改造论——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初探》。第一版出版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关注与肯定,书中论述的基本观点和“犯因性因素”等概念被广泛引用。

  本书作者试图发展一种新的犯罪原因和罪犯改造理论——犯因性差异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存在犯因性差异的结果。犯因性差异不仅存在于静态的因素或特征方面,更存在于动态的因素或特征方面,特别是存在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互动)方面。犯因性差异既是个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也是对罪犯进行改造的重要基础,表明了罪犯改造的方向,指示了罪犯改造的对象(具体目标)。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标准来看,犯罪人的犯因性差异因素都是有缺陷的,因此,可以把犯因性差异看成是犯罪人存在的犯因性缺陷。改造罪犯实际上就是努力缩小和消除罪犯的犯因性缺陷的活动。

  本书的简要目录如下:

  第二版序(作者自序)

  第一版序(王牧教授)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改造罪犯的简要历史

  第一节  中国改造罪犯的思想和实践

  第二节  西方改造罪犯的思想和实践

  第二章  改造罪犯的理论探索概观

  第一节  国内的探索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探索

  第二部分  犯罪原因论

  第三章  犯因性差异理论概述

  第一节  犯因性互动观点

  第二节  犯因性差异观点

  第三节  犯因性差异理论与相关学说

  第四章  犯因性差异的维度

  第一节  犯因性环境因素

  第二节  犯因性个人因素

  第三节  犯因性互动因素

  第三部分  罪犯改造论

  第五章  犯因性差异理论与罪犯改造

  第一节  犯因性差异理论与罪犯改造的关系

  第二节  亲社会相似性与罪犯改造

  第三节  罪犯改造的相关问题

  第六章  犯因性差异理论应用概述

  第一节  改造罪犯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改造活动的组织形式——改造单元

  第三节  改造活动的科学改进

  第七章  犯因性环境因素与改造

  第一节  对比性改造方法

  第二节  干预性改造方法

  第三节  其他改造方法

  第八章  犯因性生理因素与改造

  第一节  精神外科与罪犯治疗

  第二节  药物治疗

  第三节  其他改造方法

  第九章  犯因性心理因素与改造(I

  第一节  改造犯因性心理因素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犯因性认识因素的改造

  第三节  犯因性感情因素的改造

  第十章  犯因性心理因素与改造(II

  第一节  犯因性人格因素的改造

  第二节  犯因性技能因素的改造

  第三节  其他犯因性心理因素的改造

  第十一章  犯因性行为因素与改造

  第一节  行为矫正概述

  第二节  正强化技术

  第三节  负强化技术

  第四节  现实疗法

  第五节  其他行为矫正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术语译名对照表

  人名译名对照表

  第一版后记

相关机构
中央政法委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公安部
司法部
中国法学会
国家法官学院
中国法学创新网
法学院校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新疆警察学院
清华大学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
新闻媒体
正义网
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